當債務壓力越來越大、入不敷出、甚至被多間銀行或財務公司追債時,「破產」可能會成為一個你無法不考慮的選項。但破產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?對人生、信用、財務又會有多大影響?本篇文章將為你深入解析破產的定義、流程、好壞處,以及可考慮的其他債務解決方式。

什麼是破產?
破產(Bankruptcy)是一種法律程序,當一個人無力償還其債務,便可向法院申請破產,藉此清除債務並開始新的財務生活。根據《破產條例》(香港第6章),一旦破產被接納,債務人名下的資產將交由破產管理署(或私人受託人)處理,用以償還債權人。

這種做法在法律上雖合法,但會帶來重大後果,因此被視為「最後手段」。

誰適合申請破產?
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破產,以下情況可能會考慮申請:

總債務金額龐大(例如超過 50 萬港元以上)

已無穩定收入,無法應付最低還款

被多間銀行追債或已接到律師信

沒有資產可變賣還債(如房產、車輛等)

其他協商方法均遭拒,如債務重組或債務舒緩失敗

破產的流程是怎樣的?
準備資料與申請文件:包括所有債務、收入、資產清單等

向法院提交破產申請:可自願申請,也可由債權人申請

法院受理後頒令破產:正式生效

資產凍結與處理:破產管理署或受託人會接管名下資產

每月供款或收入報告:如有收入,需按比例作出還款

通常於 4 年後自動解除破產,也可能延長至 8 年(視乎情況)

破產的影響與後果

  1. 信用紀錄受損
    破產紀錄會保留在信貸報告中長達 8 年,期間幾乎無法申請任何貸款、信用卡、分期服務等。對未來的財務安排影響非常大。
  2. 不能擔任某些職務
    破產期間你不能:

成為有限公司董事

擔任會計、保險顧問、地產經紀等專業人士

部分僱主亦可能拒絕聘用破產人士

  1. 名下資產可能被清算
    包括物業、汽車、保險、股票等。日常生活受到限制,部分財產會被處分。
  2. 社會觀感與壓力
    破產公告會在政府網站及報紙上刊登,有些人會擔心影響個人形象、職場發展或家庭關係。

破產的好處:不是一無是處
雖然破產有不少後果,但也不是完全負面,對某些人來說,它提供了一個真正的「重生機會」:

法律保護不再被追債

可停止所有利息與罰金累積

不再接收律師信與催收公司騷擾

償還期固定,4~8 年後重新開始人生

這些優勢讓不少人最終選擇破產,而不是繼續無止境的最低還款。

破產與債務重組、債務舒緩有何不同?
破產是法律上的「最後解決方式」,而債務重組(Debt Restructuring)與債務舒緩(DRP)屬於比較溫和的協商型處理方式。

債務重組:協商減低利息與合併月供,不會破產,信用影響相對輕微

債務舒緩:由顧問協助與債權人達成共識,月供減輕,仍可維持信用生活

IVA:法律性債務協議,有法律保障,但比破產更保留個人彈性

👉 若你仍有收入能力、希望避免信用破產,應先考慮以上三種方式。

破產後可以恢復信用嗎?
可以,但需要時間與努力。以下是恢復信用的建議:

保持穩定收入與儲蓄習慣

破產解除後,定期更新信貸紀錄

開始使用「擔保信用卡」或「儲值卡」慢慢重建信貸分數

避免再次借貸,建立財務紀律

有些人會在破產 6~8 年後重新獲得銀行貸款資格,但這需視乎整體紀錄與行為。

結語:破產不是終點,而是轉捩點
如果你已經財務困難多年、嘗試多種協商失敗,破產可能是你重新開始的機會。雖然代價不小,但比起永無止盡的債務輪迴,或許是更負責任的選擇。

但在你做出決定之前,請一定要尋求專業債務顧問或律師的協助,為你進行免費的初步財務評估。也許,你根本不需要破產,就能用更溫和的方式處理債務問題。